广州罗湖山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行业动态

  • 1
  • 2
  • 3
  • 4
最新信息
今日处暑 | 四时俱可喜,最好新秋时

发布日期:2023-08-23

来源:

点击:850次

分享:

每年8月22~24日,太阳位于黄经150°时是处暑节气,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含有躲藏、终止的意思,处暑即为“出暑”,意思是“夏天暑热正式终止”,旷达凉爽的初秋华丽登场。

处暑是代表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渡的节气。所以有俗语说“争秋夺暑”,是指立秋和处暑之间的牵连拉扯。虽然秋在名义上早已来临,但暑气只是稍减。“处暑处暑,热煞老鼠”“大暑小暑不是暑,立秋处暑正当暑”,处暑的气候特点是午后闷热,早晚有凉风吹拂。当秋雨过后,人们会感到较明显的降温,故有“一场秋雨一场寒”之说。

处暑三候

夏末


  • 一候鹰乃祭鸟

鹰自此日起感知秋之肃气,开始大量捕猎鸟类,但人们发现,鹰捕获猎物之后,不是马上就吃,鹰会将猎物堆积在巢穴附近,“杀鸟而不即食,如祭然”,古人认为老鹰是在举行祭鸟的仪式。

 

  • 二候天地始肃

始,开始的意思。肃,肃静、万物凋零的意思。处暑后,萧瑟秋风起,万物开始肃穆清朗,很多植物逐渐没有了生机和绿色,进入由绿转黄的阶段。

 

  • 三候禾乃登

禾在古代的说法中代表了包括黍、稷、稻、粱类等多种农作物。“登”就是成熟、收获的意思。处暑是水稻成熟的时候,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都处在收割中稻的农忙时节。此外,一些夏秋作物也即将成熟。所以农谚里有:“处暑满地黄,家家修廪仓”之说。


处暑习俗

夏末

处暑时节,炎阳不再炙烤,盛夏渐远,秋意愈浓。由于处暑跟中元节比较接近,处暑的民俗大多跟祭祖和迎秋有关。处暑也是渔业收获的好时候,所以沿海地区会在处暑时节举办“开渔节”。

 

  • 出游迎秋

处暑之后,暑气消退而人心爽朗。特别是雨后放晴的傍晚,水汽蒸发上升,形成满天的巧云,那些重重叠叠堆耸的云头,腾挪延展,群峰起伏,变化万端,故有“七月八月看巧云”的说法。天高云淡、温度适宜,正是出行的好时节,到野外迎秋赏景,看云卷云舒,如此惬意。

 

  • 中元节

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民俗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与清明、农历十月初一合为三鬼节。古代民间从七月初一到月底,都会举行普度布施活动,祈求身体健康和保佑家宅平安。

 

  • 放河灯

河灯也叫“荷花灯”,放河灯有缅怀逝者,祈福生者的寓意。放河灯时,人们会把糊好的各种形状、五颜六色的河灯放到河上。在夜晚,漆黑一片的河面上闪亮起飘动的灯火,灯火在河上随着流水移动,层次错落,会让人觉得美丽而又壮观。

 

  • 开渔节


对于沿海渔民来说,处暑意味着渔业收获的时节。此时海水偏暖,鱼虾贝类长得比较成熟了,会停留在渔场周围。浙江沿海每当此时会举行隆重的开渔节,欢送渔民们开船出海。

 

  • 吃鸭子

“七月半鸭,八月半芋”,古人认为农历七月中旬的鸭子最为肥美营养,因此民间有处暑吃鸭子的传统:嫩滑的白切鸭、酸甜的柠檬鸭、飘香的烤鸭……通常处暑这天,老北京人会到店里去买处暑百合鸭。而江苏地区,做好鸭子菜会端一碗送给邻居,所谓“处暑送鸭,无病各家”。


  • 品秋梨

“处暑秋梨最养人”,处暑后逐渐步入干燥的季节,长辈们总会让孩子多吃梨。切成片,用牙签戳起一块一口咬下,爽脆多汁,清甜滋润,也可榨汁、炖煮,对脾胃虚寒的人很有帮助。


处暑养生

夏末

处暑后,中午热早晚凉,昼夜温差加大,气候干燥,人亦常有疲惫感,容易“秋乏”,所以要增强锻炼、保证充足睡眠。

  • 预防“秋燥”

处暑后,天气较为干燥、少雨,人体会因此不适,发生诸如皮肤紧绷、起皮脱屑、毛发枯燥、嘴唇干燥等秋燥现象。宜多食清热安神、滋阴润燥的食物,比如百合、银耳、莲藕、蜂蜜、水果等。


  • 保证充足睡眠

处暑过后天气转凉,秋乏也就随之出现。调整作息,做到早睡早起、适当午休,有助于缓解秋乏。夜晚睡觉应关好门窗,腹部盖薄被,防止秋风流通使脾胃受凉。


  • 少吹空调、开电扇

处暑时节早晚温差较大,肺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很容易发作,也是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的高发期。而经常吹空调、吹电扇,很可能引发肩周炎、颈椎病、痛风等毛病,还可能导致肠胃炎等消化系统疾病。


  • 适量锻炼

秋季里气候清爽宜人,多到户外走走,勤晒太阳,适当做些有氧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但运动不宜太过,避免大量出汗,以伤阳气。


小分子肽

处暑秋色,“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秋光清浅,秋水澄澈,水天一色,让人情动于中,心中忍不住会有万分感慨。

处暑后, 中午热早晚凉,昼夜温差加大,气候干燥,人亦常有疲惫感,容易“ 秋 乏” ,所以要增强锻炼,补充营养


 章来源于网络,侵删

网站备案:粤ICP备18019750号
广州罗湖山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专注于保健食品生产 源头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