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囝仔郎尻川三斗火(小孩子屁股三把火)』这句话听过吗?意思是小孩子活动量大(基础代谢高),比较不怕冷(也有此一说:小孩的体质是热的)。比较熟龄的读者请回想一下,当你还在学、甚至还年轻的时候是不是比较不怕冷?了不起一件卫生衣、一件衬衫外加一件薄外套就能轻易过冬。曾几何时,需要厚厚的羽绒衣才能感觉温暖?以现代医学解释,年轻时活动多、基础代谢率高,身体产生很多热量,所以比较不怕冷。告诉大家,肌肉量较多,可以变高温体质,提升免疫力!
体温高,免疫力强
请大家仔细回想,冬天时是不是比较容易感冒?除了说明天冷时,呼吸道温度降低,病毒在低温的环境下比较容易生存(高温的环境下反而失去活性及传染力),另一原因是,温度低呼吸道黏膜的免疫细胞反应也会下降。研究也证实,寒冬会加剧流感疫情。
医学证实,人的体温下降1度,免疫力就降低三成。身体与生俱来的自然治愈力也会随之下降,不只变得容易感冒生病,或身体的不适症状迟迟无法复原,难以维持在健康状态。可以这么说,低体温的人,抵抗力会比较差。
根据《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发表的一篇研究的论文指出:体温越高,身体启动对抗癌症、伤口和感染的关键防御系统的速度就越快!
因此,若身体状况不佳或想要康复,提升体温是一个增加免疫力的好方法。
体温高,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发烧』,传统上,民众总认为高体温不是件好事。殊不知,体温高基础代谢就高,就算不运动,消耗的热量也比低体温的人要多。而体温每提升1℃,脉搏增加,血流速度、灌溉全身细胞的流量就会增加,所以体内充满新鲜的氧气,细胞的新陈代谢也会提高。
白血球吞噬、毒杀病菌的能力也是在体温较高的时候特别强。简单地说,自律神经系统在身体受感染时让体温升高是为了营造一个对免疫系统有利的环境(活化免疫系统),不利敌人的环境(不利病毒活性),所以,发烧不一定是坏事。
肌肉量多,体温较高
人是恒温动物,人体在恒温的状态下,新陈代谢都会很正常,恒定的体温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基础。前面的文章提到,肌肉具有支撑身体的功能,促进基础代谢率、帮助血液循环等等,让身体处于健康的状态。这里要说的是另一重要功能,就是肌肉也是人体最大的产热组织,人体的体温约有40%来自于肌肉,是人体最大的发热来源。所以,肌肉在人体温度的恒定,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而这么重要的肌肉,有70%都集中在下半身。肌肉除了带动骨头活动让身体有活力。拥有强健的肌肉,可以改善肥胖、预防高血压、糖尿病等,还可以让人体维持青春。因此,俗话说:老化从『腿』开始,不是没有道理的。
现代人之所以有愈来愈多人出现亚健康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运动不足、肌肉锻炼不足,导致体温偏低。一旦肌肉量变多,那么产热的来源就多,肌肉发达的人在天冷的时候,比较能维持体温。这也可以说明,女性朋友的肌肉量平均比同龄的男性少(除非女性有特别锻炼),除了各项体能活动不如男性,女性也比男性更容易手脚冰冷。
想升高体温,可以这么做
长期低体温不利身体健康,因此让体温变高就是一个重要的努力方向。那么,在生活上该怎么做呢?
˙增加身体肌肉量
肌肉能提高基础代谢率,肌肉更会产热。因此增加肌肉量可改善低体温,还可使身体变成不易发胖的体质。养成运动的习惯,不但可改善体质,更可藉由出汗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特别是锻炼下半身肌肉,效果更显著,可以利用快走、体操、有氧舞蹈等来加强肌肉的训练,重量训练更是好方法。
˙泡热水澡、蒸汽浴或泡脚
泡澡很舒服,不仅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更可以藉由水的温度让身体快速暖和起来。温度能舒缓僵硬的肌肉,很多人在泡澡、身体变热、血液循环变好之后,身上的疼痛也减轻了。
˙调整生活习惯
长期睡眠不足、精神工作压力的人,很容易造成自律神经失调,产生各种的不适症状与疼痛。体温是由自律神经根据体内以及外在环境所调控,即使体温只少一度,慢性的身体不适与疼痛便会随之而来。
˙均衡的饮食
让身体有足够的能量非常重要,三餐正常,每种营养素要均衡摄取。另外,会让核心体温下降的冰、冰淇淋偶而吃,并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但要避免吃太多、太常吃。
体温高低与自愈能力有高度的关联性,但随着岁月流逝,基础代谢率会跟着下降,体温也会愈来愈低。由于现代人运动量不足,加上生活环境、饮食习惯及生活压力等负面因素的影响,显现体温低于36度的人愈来愈多,身体不适的现象也有愈来愈明显的趋势。因此,了解自己的生活条件,做适当的调整,才能让自己活得健康、有活力。